文/浙江在线·住在杭州网
记者 黄杭艳
10.1-10.7期间,杭州市区二手房成交了947套房源,日均每天成交约135套。于是市场上出现了“杭州二手房遇冷了?”的消息,说遇冷也没错,9月期间有几天的二手房每日成交量一度高达近2000套,一周的成交量还没有一天的成交量多,当然可以说“遇冷”了。
不过记者查看了9月-10月(不包括9.1-9.7峰会期间数据)的每日成交数据发现,出现几个成交高峰的日子,大多是在限购政策出台的前夜,让二手房市场成交一下子飙升。抛开图片上的几个高峰点,会发现其实市区二手房的成交量相差并不大。
10月10日过后,杭州市区的二手房日均成交量在380套左右,已经接近了8月份的339套日均成交量,逐渐恢复了往常的水平。
同样,从2016年下半年的周成交量上也不难看出,6-8月期间市区二手房每周成交稳定,就在9月份的政策出台时期,成交量才增速迅猛,一下子惊呆了众人,而经历过政策动荡大起大落之后,二手房市场在10月份重新回归常态。
说二手房成交“遇冷”,倒不如说二手房成交回归“常态”更为恰当。宏观这一年杭州市区二手房的成交量,国庆后的二手房成交量只是回归到了它以往的正常成交状态,而不是一味的疯狂成交。
成交有所回落,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?投资客的大量减少是一个很好的证明。前段时间市场成交爆发之时,很多外来投资客也将目光锁准了二手房。
下沙作为投资客聚集的板块,二手住宅的成交量一直排在主城区的前三位,以经常在销售榜单前三位的保利·东湾项目为例, 成交量最高的一周达到了37套,然而第一次限购政策过后的首周成交量一下子下跌到了10套,与之前一周相比跌了近63%,投资客明显减少。
同区域内的世茂江滨花园、金隅观澜时代的二手房成交量亦是如此,从8月起,世茂江滨花园从最高的36套周成交量下降到最新一周的16套;金隅观澜时代则从20套的周成交量下降到9套,成交量至少减少一半。
“前段时间市场很好的时候,这边有很多上海过来的投资客,他们大多是选择一些地段比价好的房子买下来用来出租用”位于下沙的我爱我家的小张说道,“不过,后来关于外地客户的限购政策一出来,这样的一些客户就立马没了踪影。”
二手房市场的骤升骤降与这些投资客密不可分,他们是影响着市场成交的重要一部分,政策一出台以后,整个二手房自然也就回归到了相对比较正常和稳定的状态。
投资客的减少很大程度上将市场拉回到了正常轨道,而普通的购房者们的心理也更加趋向了冷静。
一下子开放政策促成交,量价齐升,隔壁家王二婶的二手房也忙着涨;一下子政策缩紧要限购,隔壁家的王二婶又急着卖。
像这样的例子,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。几年前,方先生在朝晖五区用18000元/平米左右的价格买下了一套56方的房子,后来因为房间格局太小就打算卖掉这个二手房买新房。今年可以说是遇到了好时候,挂出的房子最高有人提出22000元/平方愿意购买,可是贪心的方先生不愿意放手,这不还想着赚更多么。
一来二去,限购政策“咣当”一下,吓跑了不少购房者,这下恐怕22000元的单价是有点困难了,方先生的置业打算也只能往后推迟。不少卖家也是一样,都收起了那颗“欲涨”的心。
卖家已经被现实打了一记耳光,买家又是什么情况呢?政策来袭,除了使投资者巨量减少,其实对一些刚需的置业者并没有太大的影响,记者在中介处就碰到正好来买二手房的卢先生,“之前一直很纠结,这市场行情一下子涨一下子跌,把我们都搞晕了,现在政策一来么冷静了不少,但是房子还是要买的毕竟小孩子还要上学。”卢先生笑着说。
“一些要买房的人他还是会买,并且二手房的价格涨幅相对新房来说还是很小的,比较稳定,也不会影响一些想要买二手房的顾客。”一位中介也补充道。